黄兵与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职工破产债权确认纠纷案
时间:2018-06-05 15:48发布:LD体育在线·(中国)官方网站
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渝0156民初977号
原告:黄兵,男,1969年10月23日出生,汉族,农村居民,住重庆市武隆区。
委托代理人:孙琴,重庆剑直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武隆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00232000009561。
诉讼代表人: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
委托代理人:梁雯,LD体育在线·(中国)官方网站律师。
委托代理人:邱条祥,LD体育在线·(中国)官方网站律师。
原告黄兵与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运煤炭公司)职工破产债权确认纠纷一案,原告黄兵于2017年3月2日向本院起诉,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李林妍适用简易程序,于2017年3月29日、2017年4月5日两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黄兵的委托代理人孙琴,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梁雯、邱条祥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黄兵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确认原告在被告红运煤炭公司享有如下债权:1、拖欠的工资4951元;2、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助金3448.50元;3、一次性生活补助金1890元;4、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6896元,共计17185.50元。主要事实和理由:2015年4月,被告聘用原告到其经营的印家湾煤炭从事采煤工作,2015年3月煤矿承包给陈久万经营,2015年6月26日由于煤矿拖欠职工工资长达2个月,被迫停止生产。2016年4月29日,武隆县人民政府作出武隆府发(2016)16号文件,决定关闭被告经营的印家湾煤矿。2016年7月被告向法院申请破产,2016年10月25日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破产管理人对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各项补偿金进行了公示,原告对此提出异议,要求被告予以更正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辩称: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截至到2015年3月,2015年3月之后,印家湾煤矿承包给陈久万,应由陈久万支付相关待遇;即使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存续时间也应当为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26日。原告的工资标准以被告的工资表为准,其主张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于法无据。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并非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系惩罚性赔偿金,根据法律规定,不应属于职工债权范围。
经审理查明,2015年2月23日,被告红运煤炭公司与陈久万签订承包协议,约定被告将印家湾煤矿的采掘工作承包给陈久万。原告黄兵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工作。2015年5月原告的应得工资为958元,实发工资为903元;2015年6月原告的应得工资为3639元,实发工资为3589元。2015年6月底,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印家湾煤矿因资金不到位、安全隐患需整改、产量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全面停产。2016年7月12日,本院受理了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2016年9月9日,本院指定重庆顺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管理人。2016年10月25日,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了《关于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欠发民工工资及经济补偿工伤赔偿的公示》,公示的职工债权表上载明欠发原告黄兵的工资为4951元,经济补偿金为1400元。原告对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管理人公示的职工债权内容有异议,遂向本院提出前述诉讼请求。
另查明,被告红运煤炭公司没有与原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为原告参加失业保险。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双方的当庭陈述,原告举示的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职工债权表、2015年5月、6月工资表,被告举示的职工工资表等证据在案为凭,前述证据真实合法,且与本案有关联,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本案争议焦点为::一、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二、原告主张的职工债权如何确认。根据本院查明的事实,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双方争议的焦点,分别评述如下:
一、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
被告红运煤炭公司认为其与原告黄兵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从其双方举示的工资表、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职工债权表等证据来看,原、被告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原告黄兵为被告提供劳动,被告向其支付劳动报酬,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且被告在公示职工破产债权中已经列明原告黄兵的入职时间及欠发工资数额,故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的前述主张不能成立,本院确认原告黄兵与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均在庭审中确认原告的入职时间为2015年5月,故双方应当自2015年5月建立劳动关系。2015年6月底,被告因经营困难停止生产,原告黄兵也因此未继续在被告处上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被告无法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应当视为双方的劳动关系应当自此解除。故原告黄兵与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
二、原告主张的职工债权如何确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之规定,职工债权应当包括工资、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保险费用及依法应支付的补偿金。
关于欠付工资,从双方举示的职工工资表来看,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原告黄兵的工资合计为4492元,之前被告还欠付原告工资459元,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对前述工资合计4951元在职工债权表上予以确认,故原告主张将欠付工资4951元确认为其享有的职工债权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关于经济补偿金,因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经营困难停止生产,双方于2015年6月解除了劳动关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及第四十六条之规定,被告应当向原告支付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的应得工资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故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应当向原告黄兵支付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月平均工资标准按照原告黄兵2015年5月至6月期间的应得工资计算,即(958元+3639元)÷2个月=2298.50元。因此,被告应向原告支付经济补偿金1149.25元(2298.50元/月×0.5个月),本院确认该款为原告黄兵享有的职工债权。
关于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原告黄兵从2015年5月起与被告建立劳动关系,但被告一直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告应当自2015年6月起每月向原告二倍的工资,故对原告主张由被告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差额中2016年6月的工资3639元予以支持,其余部分不予支持。被告辩称,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为惩罚性赔偿金,不属于职工债权的范畴。本院认为,前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二倍工资”,虽名为“工资”,且按照劳动者实际发放的工资数额进行二倍的计算,但其并非是劳动者提供劳动而应获得的对价支付,实际是基于用人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在性质上并不是劳动报酬,而是属于惩罚性赔偿金的范畴。故本院采信被告的辩称理由,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3639元不应确认为原告享有的职工债权,可以确认为普通债权予以清偿。
关于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及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失业保险登记、缴纳失业保险费,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以上的农民合同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时,持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就可以到单位投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因原、被告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满一年,原告黄兵并未达到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的条件,故原告主张被告赔偿其一次性生活补助金1890元,缺乏相应的事实依据,原告要求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确认为其享有的职工债权,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原告黄兵享有职工债权6100.25元(工资4951元+经济补偿金1149.25元),享有普通债权3639元。对原告黄兵的其余主张,均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二条、《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确认原告黄兵对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享有职工债权6100.25元、普通债权3639元;
二、驳回原告黄兵的其余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减半收取5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黄兵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内均未提出上诉或上诉后又撤回的,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判决的全部义务。一方不履行的,自本判决内容生效后,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该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审判员 李林妍
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 钱 伟
民 事 判 决 书
(2017)渝0156民初977号
原告:黄兵,男,1969年10月23日出生,汉族,农村居民,住重庆市武隆区。
委托代理人:孙琴,重庆剑直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住所地重庆市武隆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00232000009561。
诉讼代表人: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破产管理人。
委托代理人:梁雯,LD体育在线·(中国)官方网站律师。
委托代理人:邱条祥,LD体育在线·(中国)官方网站律师。
原告黄兵与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运煤炭公司)职工破产债权确认纠纷一案,原告黄兵于2017年3月2日向本院起诉,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李林妍适用简易程序,于2017年3月29日、2017年4月5日两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黄兵的委托代理人孙琴,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梁雯、邱条祥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黄兵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确认原告在被告红运煤炭公司享有如下债权:1、拖欠的工资4951元;2、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助金3448.50元;3、一次性生活补助金1890元;4、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6896元,共计17185.50元。主要事实和理由:2015年4月,被告聘用原告到其经营的印家湾煤炭从事采煤工作,2015年3月煤矿承包给陈久万经营,2015年6月26日由于煤矿拖欠职工工资长达2个月,被迫停止生产。2016年4月29日,武隆县人民政府作出武隆府发(2016)16号文件,决定关闭被告经营的印家湾煤矿。2016年7月被告向法院申请破产,2016年10月25日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破产管理人对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各项补偿金进行了公示,原告对此提出异议,要求被告予以更正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辩称:原、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截至到2015年3月,2015年3月之后,印家湾煤矿承包给陈久万,应由陈久万支付相关待遇;即使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存续时间也应当为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26日。原告的工资标准以被告的工资表为准,其主张一次性生活补助金于法无据。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并非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系惩罚性赔偿金,根据法律规定,不应属于职工债权范围。
经审理查明,2015年2月23日,被告红运煤炭公司与陈久万签订承包协议,约定被告将印家湾煤矿的采掘工作承包给陈久万。原告黄兵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工作。2015年5月原告的应得工资为958元,实发工资为903元;2015年6月原告的应得工资为3639元,实发工资为3589元。2015年6月底,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印家湾煤矿因资金不到位、安全隐患需整改、产量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全面停产。2016年7月12日,本院受理了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2016年9月9日,本院指定重庆顺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管理人。2016年10月25日,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管理人发布了《关于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欠发民工工资及经济补偿工伤赔偿的公示》,公示的职工债权表上载明欠发原告黄兵的工资为4951元,经济补偿金为1400元。原告对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管理人公示的职工债权内容有异议,遂向本院提出前述诉讼请求。
另查明,被告红运煤炭公司没有与原告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为原告参加失业保险。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双方的当庭陈述,原告举示的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职工债权表、2015年5月、6月工资表,被告举示的职工工资表等证据在案为凭,前述证据真实合法,且与本案有关联,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本案争议焦点为::一、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二、原告主张的职工债权如何确认。根据本院查明的事实,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双方争议的焦点,分别评述如下:
一、原、被告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的存续期间。
被告红运煤炭公司认为其与原告黄兵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从其双方举示的工资表、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职工债权表等证据来看,原、被告双方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原告黄兵为被告提供劳动,被告向其支付劳动报酬,双方之间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且被告在公示职工破产债权中已经列明原告黄兵的入职时间及欠发工资数额,故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的前述主张不能成立,本院确认原告黄兵与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对于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均在庭审中确认原告的入职时间为2015年5月,故双方应当自2015年5月建立劳动关系。2015年6月底,被告因经营困难停止生产,原告黄兵也因此未继续在被告处上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被告无法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应当视为双方的劳动关系应当自此解除。故原告黄兵与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
二、原告主张的职工债权如何确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之规定,职工债权应当包括工资、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保险费用及依法应支付的补偿金。
关于欠付工资,从双方举示的职工工资表来看,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原告黄兵的工资合计为4492元,之前被告还欠付原告工资459元,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对前述工资合计4951元在职工债权表上予以确认,故原告主张将欠付工资4951元确认为其享有的职工债权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
关于经济补偿金,因被告红运煤炭公司经营困难停止生产,双方于2015年6月解除了劳动关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及第四十六条之规定,被告应当向原告支付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的应得工资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故被告红运煤炭公司应当向原告黄兵支付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月平均工资标准按照原告黄兵2015年5月至6月期间的应得工资计算,即(958元+3639元)÷2个月=2298.50元。因此,被告应向原告支付经济补偿金1149.25元(2298.50元/月×0.5个月),本院确认该款为原告黄兵享有的职工债权。
关于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原告黄兵从2015年5月起与被告建立劳动关系,但被告一直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被告应当自2015年6月起每月向原告二倍的工资,故对原告主张由被告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差额中2016年6月的工资3639元予以支持,其余部分不予支持。被告辩称,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为惩罚性赔偿金,不属于职工债权的范畴。本院认为,前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二倍工资”,虽名为“工资”,且按照劳动者实际发放的工资数额进行二倍的计算,但其并非是劳动者提供劳动而应获得的对价支付,实际是基于用人单位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在性质上并不是劳动报酬,而是属于惩罚性赔偿金的范畴。故本院采信被告的辩称理由,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3639元不应确认为原告享有的职工债权,可以确认为普通债权予以清偿。
关于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及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失业保险登记、缴纳失业保险费,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以上的农民合同工,终止、解除劳动关系时,持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就可以到单位投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因原、被告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满一年,原告黄兵并未达到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的条件,故原告主张被告赔偿其一次性生活补助金1890元,缺乏相应的事实依据,原告要求将一次性生活补助金确认为其享有的职工债权,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所述,原告黄兵享有职工债权6100.25元(工资4951元+经济补偿金1149.25元),享有普通债权3639元。对原告黄兵的其余主张,均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二条、《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确认原告黄兵对被告武隆县红运煤炭有限公司享有职工债权6100.25元、普通债权3639元;
二、驳回原告黄兵的其余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减半收取5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黄兵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在法定上诉期内均未提出上诉或上诉后又撤回的,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判决的全部义务。一方不履行的,自本判决内容生效后,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该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审判员 李林妍
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书记员 钱 伟